11日,江蘇泰州一外賣員以極端方式討薪,相關視頻在網絡熱傳。令人唏噓的是,該外賣員被附近群眾救下后,拒絕前往醫院..,“我連命都不要了,無所謂,我要我的血汗錢。”
我們同情該外賣員的遭遇,但絕不認同這種極端的維權方式。不過,這個案例也提醒有關部門,盡管討薪維權是一個老話題,但也有一些新情況值得重視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討薪群體似乎以建筑行業的勞動者為主。以前有不少農民工為順利拿到勞動報酬,付出了巨大代價。但近年來,隨著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以及工資保證金等制度日益完善,傳統行業勞動者討薪問題有所緩解。
但隨著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,外賣員、快遞員等新職業不斷涌現,迅速吸納了大量就業者。與這些群體有關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,此前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這些新職業群體的雇傭關系、工資計算及支付模式等不同以往,加之一些政府部門的監管和制度保障可能也不夠到位,導致部分勞動者遭遇欠薪時無所適從,不知如何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清欠出現新難點,亟待治理產生新模式。相關部門在繼續關注、解決傳統行業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的同時,也要充分關注新職業群體遇到的欠薪難題,創新清欠模式,讓每個勞動者都能勞有所得。
轉自新華網